开云「全站」官方网站

13893688035

【汇总】泉州中山路“百年诞辰”庆典活动盘点一起来看快闪“踩街”…

  今年,泉州中山路迎来“百年诞辰”。作为泉州历史上重要的传统商业街,中山路百年变迁记录着一段时代记忆。

  中山路位于泉州古城的核心地带,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,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南洋式建筑精华,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,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要,成为历史上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建筑典范,是我国少有、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。这里见证了泉州的商业繁华,也对泉州商品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  近年来,鲤城区委区政府以将中山路打造成具有“闽南味”“中国潮”“国际范”的海丝文化旅游街区为定位,高标谋划、因势利导,以精细管理、业态提升、活动引流为牵引,进一步释放百年街区“文化+商业+旅游”乘数效应,取得积极成效。12月,鲤城区主办泉州中山路商业街百年庆典,老街迎盛事,中山路将迎来焕发新生的下一个百年。

  “东西双古塔,南北一长街。”这是1960年董必武来泉州时留下的诗句,其中,“南北一条街”指的就是中山路。与伫立近千年的东西塔一样,中山路也是泉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。

  在千年古城,百年中山路或许还很年轻,但这条贯穿整座泉州古城经脉的道路,是泉州古城的核心区域,见证着泉州从盛唐至今的文脉、商脉,从未中断。中山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,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之一,早在宋元时期它就是泉州最热闹的街区,后经历代扩建延伸,形成至今北到泉山门、南至德济门,全长约2.5公里的街道。

  20世纪20年代初,为改善泉州古城交通落后的局面,泉州拆城辟路,由知名华侨投资改造建成独具南洋风格的南北大街,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“中山路”。作为泉州老城区第一条拓宽的马路,中山路这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保护,让老城区“十字形城市框架”得以完好保存。

  “南国多雨天,骑楼可避风。”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既有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,又融入了南洋式的建筑精华,是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。自建成以来,中山路一直是泉州人气最足的商圈。20世纪50年代初,泉州市百货公司的成立,带动了百货商场商圈的崛起。

  彼时,泉州名气大、上规模的百货业、图书文具业、照相业、甘味业、药业、金融业、制花业、电影业大多汇集在这条街上。黄同益绸缎纱庄、上海宝华鞋行、林万昌籍铺、南华泰洋货、广隆昌绸庄、董宝发华伦、健生新药房、上海大华书店、罗克照相馆、西方国工艺铺、大上海理发室……这些留存下来的“老字号”旧匾额,见证了中山路的繁华商业史。

 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,泉州古城推出丰富多彩的夜游项目,让外地游客感受泉州夜间烟火气(陈小阳/摄)

  今年12月,鲤城区委区政府将举办泉州中山路商业街百年庆典暨2023年“丝路友城”合作发展交流会,策划推出“8个一”,即一场展览、一场庙会、一场文商旅促消费活动、一场电竞音乐嘉年华、一场“潮T”时尚秀、一场街头艺术展演、一场文化交融活动和一个互动话题等,展现中山路百年芳华,持续激发市场活力,营造全场景、全业态、更具“烟火气”的商业街区氛围。

  12月11日,“泉州中山路商业街百年庆典”暨2023年“丝路友城”合作发展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将在泉州古城启动。

  开云网站 Kaiyun

  12月1日晚上7点,夜幕之下的中山中路一片喜庆,“锦鲤瓦市·Wa是锦鲤”中山路非遗国潮市集活动火热开场,欢呼声和掌声持续不断。南少林武术、泉州刣狮、火鼎公婆、街舞等节目依次亮相,一个个精彩的表演燃爆古城。

  作为泉州中山路商业街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,“锦鲤瓦市·Wa是锦鲤”中山路非遗国潮市集活动由鲤城区文旅局主办,区文化馆、中山路商圈管委会承办,每周五、周六晚上8:00—22:00以中山中路(涂门街至打锡街路段)为舞台,组织开展非遗市集和非遗文化“沉浸式”演出,活动将持续至12月31日。其中,演出以闽南特色为主,既有拍胸舞、火鼎公婆,南音等传统经典演出,也有街舞、汉服秀等新潮节目,让广大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。

  开云网站 Kaiyun

  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,每周五、周六18时至22时,中山中路(涂门街至打锡街路段)禁止一切车辆(含机动车、非机动车,应急救援车辆除外)通行,请市民游客提前规划出行路线,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。

  12月5日上午,“百年中山路记忆展”揭牌仪式在鲤城区通政巷举行。今年,泉州中山路迎来“百年诞辰”。

  该展览以中山路为核心,共分为“老街寻踪”“精典建筑”“育才兴邦”“商业母脉”“文化繁兴”五大板块,集中展示一批颇具代表性的中山路及古城老照片、老物件、商号票据等,以及欧阳詹、李贽、李功藏、黄宗汉等历史人物的相关展品,生动展示中山路的百年变迁史,带领观者感受古城人家与中山路的共生力量。

  黑白电视机、老式缝纫机、老油灯瓶……展览上能看到不少民生、民俗藏品,让人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,感受老泉州人的生产生活场景,洋溢着满满的烟火气息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展览还精选了部分侨胞的往来家书,一封封“侨批”承载了侨胞们满满的乡愁,更让人感受到海外华侨心系祖国、心系家乡的动人情怀。

  “目前展览共展出种类丰富的藏品200余件,都是多名协会会员及热心人士所提供的,从不同角度呈现中山路百年变化。”泉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执行会长曾国思表示,在中山路百年之际,希望通过老照片和老物件的展览,能够勾起大家对那个年代中山路的记忆,也让年轻一代对中山路的过往有新的认识。

 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0日,展览时间为14:30—21:30,逢周一闭馆,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通政巷4号观展。

  此次“百年中山路记忆展”相关内容也在“刺桐博物之城”同步上线,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小程序了解更多展馆展讯。今年10月,鲤城推出“刺桐博物之城”微信小程序,全面展示辖区各个展馆的相关信息,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线上导览。目前,小程序共收录57个展馆,包括文史类、艺术类、科普类、复合空间等类型。

  “东西两座塔、南北一条街。”泉州中山路形成历史悠久,至上世纪20年代修建成列柱式骑楼建筑,全长约2.5公里,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,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,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,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。如周焜民先生所言:“中山路就像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,串起古城的重要文物史迹,走在这里就像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,可以通读古城的历史。”

  在2023年之际,泉州中山路迎来了100周年诞辰。百年中山路,沉淀着百年的美,百年间人潮熙攘不过围绕着美景、美人、美食、美好生活和美满四季。

  泉州的中山路,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。(陈英杰 摄)

  泉南教堂伫立于中山路上,这是一座有生命的建筑,述说着泉州厚重的历史。(陈英杰 摄)

  建筑外各式各样的砖雕、老字号招牌嵌于楼体,时间这条主线串起了时代的遗珠。(陈英杰 摄)

  在老泉州的眼中提起百年老字号就能想起1916年创办的“源和堂”(陈英杰 摄)

Copyright © 2023 开云全站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

陇ICP备18000333号